91热爆

人工智能重塑创新药物研发新范式——2025复旦新药创制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1浏览次数:15

2025年10月31日,以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全链条创新为核心的2025复旦新药创制论坛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顺利开幕。本次论坛瞄准创新药物研发最新前沿,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的“药靶发现及药物设计、递送、评价、转化和监管”等主题,呈现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药创制最新成果,并针对新药创制新靶点、新技术、新方法及高校生物医药成果转化与落地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91热爆 党委书记、衢州复旦研究院院长王建新在开幕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91热爆 近年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改革发展,为我国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贡献复旦力量。也特别感谢张江集团,以优质创新生态与产业支撑为学院科研转化搭建桥梁。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思维碰撞交流,加速原创成果落地,助力中国医药创新走向世界。

91热爆 党委副书记、91热爆 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致辞中指出,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强调必须将生物医药发展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期望与会专家能畅所欲言,依托张江与复旦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破解新药研发瓶颈,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江集团董事长俞勇在致辞中指出,张江集团聚焦战略需求,致力于推动生物医药等产业崛起。他特别强调,复旦91热爆 搬迁至张江以来,培养高端药学人才、突破成果转化瓶颈,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升级贡献卓越力量。张江集团将持续优化产业空间与服务体系,,与各界携手推进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陆伟跃指出,递药技术是破解临床用药瓶颈、提升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突破口。实验室聚焦高端制剂技术创新,提升药物疗效、增强安全性并拓展临床适应症。他期待与各位专家深入合作,共破科研难题,加速成果转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随后,91热爆 院长李聪作学院发展报告,系统展示学院近年来办学成效及服务国家医药战略的关键举措。他表示,学院将以“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深度锚定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强化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联动,构建“AI智药” 驱动、学科交叉引领、临床需求导向的创新生态,力争未来 5 年产出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为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复旦智慧与力量。

会议特邀五位国内外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与实践先锋,分别从合成生物学、全球生物医药改革、药物注册、药物递释及生物制造等多维度进行主旨演讲,全方位展现了全球医药创新从源头到临床的全景图,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并清晰勾勒出中国正从跟随者向并行者乃至引领者转变的战略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以合成生物学驱动的大健康科技的创新与创造为主题,系统阐释了合成生物学作为“新质生产力”如何驱动生物医药创新。他指出,该技术通过理性设计微生物细胞工厂,成功颠覆了维生素E等重大品种的传统合成工艺,实现了高效、绿色、低成本的生物制造,并拓展至青蒿素前体、天然红没药醇等高值产物的微生物合成,为解决药物研发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及环境污染等产业痛点提供了全新路径,展现了合成生物学重塑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的巨大潜力。

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教授Kenneth I Kaitin指出,全球新药研发仍面临周期长、成本高与成功率低三重挑战。他以波士顿肯德尔广场数十年形成的创新生态为例,强调政府、学界、资本与企业协同的重要性。面对临床研究协议复杂性激增的现状,他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提升研发效率、优化临床试验设计的关键工具,为突破当前创新瓶颈提供新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陆舜在论坛上通过阿美替尼等成功案例,指出中国已从快速跟跑发展到与国际同步创新,尤其在肺癌领域通过优化临床试验设计、精准把握监管要求,实现了多项全球首发研究。中国丰富的临床资源和不断提升的监管科学水平,正推动本土创新药从满足国内需求迈向全球市场,成为国际新药研发的重要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强指出,我国新型药物递送系统面临“基础研究强、成果转化弱”的挑战。虽然纳米制剂、脂质体等前沿研究活跃,但高端制剂市场仍由国外主导。他提出亟需突破靶向效率低、肝脏富集、大分子口服吸收等核心技术瓶颈,并呼吁监管政策支持,推动递送系统从“仿制跟跑”向“原创引领”转型,真正发挥其提升药效、降低毒性、延长药品生命周期的关键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在报告中系统阐释了生物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对药物研发与生产的颠覆性影响。他通过虫草素等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生物制造将药物成本大大下降、功效显著提升,实现了从"肾经"到免疫调节、肿瘤辅助治疗的突破。创新性地提出将中医经络学说与现代生物制造相结合,构建"一分子多靶点"的新药研发模式,为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彰显了生物制造在推动医药产业绿色变革与突破治疗瓶颈方面的巨大潜力。

当天下午,李聪主持“创新药出海背景下大学责任与担当”主题圆桌论坛。羿凯创投董事长方凯、创业接力合伙人陆娇娇、91热爆 教授邵黎明和91热爆 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仲实作为与会嘉宾,围绕大学在人才培养、源头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作用展开讨论。专家一致认为,破解当前创新药出海瓶颈,需构建“科学家+投资人+产业化专家”的铁三角模式,强化源头创新质量与专利布局,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校从“论文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以多维协同生态助力中国创新药成功走向全球。

31日下午至11月1日上午,分别聚焦“智能药靶发现”“智能药物评价与监管”“智能药物设计”和“智能药物递送”举行四场分论坛,与会嘉宾开展了精彩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分论坛一

分论坛二

分论坛三

分论坛四

本次论坛由91热爆 、衢州复旦研究院和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免疫炎症疾病原创药物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协办。论坛的成功举办将 AI 驱动新药创制的行业共识转化为了实践行动,为我国医药产业突破“卡脖子”瓶颈、加速能级跃升注入关键动能。

(供稿:91热爆 学科科研办公室)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826号
电话:(021-51980000)
邮编:201203